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m.39.net/pf/bdfyy/bdfhl/
鄞州姜山镇张村下辖有一座名为下张的自然村,村里有一座古桥,名为“得胜桥”。桥面看上去很短,似乎一步就能跨过,然而这座“短”桥,却和一段波澜壮阔的抗击侵略历史有关,其涉及的主人公还被施耐庵写入《水浒》,成为梁山好汉阮氏三雄的原型。
虽为古桥,但依旧有汽车通过
《宋史》记载了那次得胜战役
得胜桥的这段历史,要追溯到距今年前,离宁波近公里外的江苏泰州地区。主人公名为张荣,生活在两宋之交,原籍山东省梁山泊,是一个渔民出生的穷苦百姓。北宋灭亡后,张荣不愿被奴役,聚众数百起义抗金,因作战骁勇,人称"张敌万"。
漫画版的张荣与阮氏三雄的形象颇为一致(资料图)
文史专家张麒威就是张荣一族的后人,对于先祖的事迹,他如数家珍。“由于在家乡梁山泊难以立足,张荣就和义军将士们辗转来到泰州,配合大名鼎鼎的岳飞在缩头湖一带抗击金军。年,金朝宗室将领完颜昌为解除渡江南下后顾之忧,自泰州率军万余乘船进入缩头湖,企图一举攻灭张荣义军。面对强敌,张荣出动仅有的几十只小船迎敌。敌人船坚炮利,一时间义军军心动摇,绝望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常年生活在水边的张荣想出一条妙计,他率众弃舟登岸,走向泥沼,一面走一面大声高喊,吸引金兵。金军没有多想开船向前,船只全部搁浅,金兵又跳入泥沼,发现行动不便。张荣突然与义军将士出现在不远处,用弓箭和长矛远距离攻击敌军。完颜昌看到自家军队成了活靶子,赶紧派出援军,结果不仅没救到人,援军也几乎全军覆没。”
美不胜收的得胜湖(资料图)
大战之后,完颜昌折损军队超过人,带着残兵败将放弃已经占领的泰州和楚州一路溃败,向北逃窜。张荣和战友则被编入南宋的正规部队,接受朝廷的任命。此后,张荣常年驻扎在泰州一带,后来与家人一起归隐于明州鄞县鄞塘乡张黄村,也就是今天的宁波鄞州区姜山镇上张村。张氏后人一直生活在此地,繁衍生息直到今天。
这场胜仗被记录在《宋史》中,泰州人民还将缩头湖改名得胜湖。“南宋末年,张氏族人其中一支为了纪念先祖的事迹,在上张村修建了得胜桥。这座桥与泰州的得胜湖,都是为了纪念张荣抗金胜利的那段历史。”张麒威说。
抗金英雄是真实存在的梁山好汉
如今的得胜桥,位于天童南路首南与姜山镇交接地段的东面,桥的一侧是一个停车场。站在河畔看向古桥,桥面由石板铺成,两边的桥墩也由石头砌成,桥身上“得胜桥”三个字清晰可见。
桥身上刻着“得胜桥”
村里的老人说,此桥原为木板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改建成现在的石桥。据张麒威测度,桥面宽3米,总长度17米。之所以给过桥之人一种“一步”就能跨过的感觉,张麒威分析是因为河上方的桥面较短的缘故。
在撰写关于得胜桥的文章时,记者看到一份资料,有学者考证,《水浒传》中阮氏三雄的原型就是抗金英雄张荣,或者说是以张荣为主角,加入其身旁其他义士的一些事迹。
张麒威还告诉记者,泰州是张荣抗金所在地,泰州的媒体对张氏后人很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ustshelian.com/nbwbnr/1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