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发现的这块碑碣记载了宁波历史上的一

碑碣拓片章国庆提供

日前,文史爱好者史宏向记者报料,他发现了保存在海曙区文物管理所的“亡儿厚建事略”碑碣,上面记载了东钱湖陶公山人史致芬欲攻城被李厚建杀退以及其后李厚建中计战死的经过,为宁波方志提供了一份史料。

李厚建是谁?这块碑碣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故事,这一切还得从碑碣的主人说起。

这是一位老父亲对亡儿的悼念

记者看到,这块碑碣分成两截,石质呈暗红色,采用宁波本地的梅园石制成,由于长期曝露在外,表面已经显得暗淡,除了个别文字脱落,其他一切完好;两截碑碣尺寸完全相同,长厘米,宽68厘米,厚15厘米,重约公斤,上面镌刻工整的楷书,每字约1.3厘米见方,密密麻麻,共计多个字。

两截碑碣内容相连。第一截碑文为“亡儿厚建事略”,主要介绍李厚建的生平事迹。第二截碑文,主要介绍史致芬火烧演武厅、攻城和李厚建袭击陶公山身亡等相关情况。碑末书“咸丰九年己未十有一月中澣。伴石老人李维镛挥泪志,时年七十有一。同里陈景崧书丹,寿松镌铭”。可见碑文由李维镛亲撰,刻立于其子李厚建死后第二年。显然,这是作为父亲的李维镛对亡儿的悼念。

碑文中所说的“亡儿”,就是镇压陶公山史致芬起义的主将李厚建。该碑碣刻成后,李维镛将其嵌在府第的墙壁上(即后来马衙街30号民宅前廊东壁上)。

为什么会把碑刻放在李家宅子里?海曙区文管所李文国告诉记者:“李维镛晚年得子,老年丧子,自然悲痛万分。他还因此把自己的号改为‘伴石老人’,意为余生陪伴儿子。甚至,他去世后墓碑上用的名字是‘李伴石’而非‘李维镛’。”

马衙街(图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ustshelian.com/nbwbnr/11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