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麻辣的问题现场抛出,一位位相关责任部门的负责人当场作答,并接受在场观众的现场打分,而这一切均通过电视、网络现场直播。这就是昨晚推出的《民生问政、服务问效》电视问政第三季节目。本期节目聚焦当前营商环境以及交通管理中长期存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曝光了记者前期暗访发现的问题,并由主持人,评论员及媒体代表、高校教师组成的观察员一一展开问政问效。据了解,本次节目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将跟踪督办,市级媒体也将持续跟踪报道。01建不了的隔音屏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郑一平:
我负主要责任
海曙区一楼盘因距南环高架过近,存在高架噪音扰民的风险。为提前规避这个问题,工程项目部想在南环高架上建造隔音屏,他们分别联系了市住建局和市城管局,却发现没有一个部门愿意主动牵头这个项目。
暗访视频中,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回复,“管理主体、行政管理主体已变更了,属于城管局管,如果你们要增加隔音屏要跟他们去讲。”
但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下属的宁波市市政设施中心工作人员却回答:“(谁来牵头呢?)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是谁。(那能不能造呢?)能不能造我们也不太清楚。”
市住建局局长陈寿旦:按照法律规定,既有道路增设隔音屏应由市政设施管理部门牵头。但我们的工作人员回答态度比较冷漠,解释得不够详细,存在简单应付了事的状态,也缺乏服务意识。我们应该感到惭愧,要举一反三找差距,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郑一平: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我要承担主要责任。工作人员应该告知群众到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理或者网上申请办理,其实还可以代办。这也是给我们一次警示,不仅审批部门要了解业务,其他部门也应该熟悉审批业务。
02不该收的现金市水利局局长劳可军:
现金不能收,这不合规
在记者的暗访视频中,镇海区一房地产项目部反映:自来水施工班组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变更较为随意,部分工程费用未按合同结算,而是采用现金支付。
该项目部负责人介绍,现场施工情况复杂,工程变更较多,但施工单位反应滞后、流程复杂,需要耗费较多时间。而如果建设单位支付现金,自来水施工班组就能规避流程,承诺当天开工,这种现象在房地产行业内十分普遍。
不仅如此,企业还反映,他们对于施工班组并没有选择权,自来水公司也并未对班组进行考核。企业在下一个项目中依然有可能会被随机分配到那些存在问题的施工班组。
暗访视频中,宁波市自来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承认,“收现金肯定是不好的,这是坚决不允许的”,收取现金会导致纠纷,企业还有可能被敲竹杠。
市水利局局长劳可军:我看到片子才知道有这个情况。现金肯定不能收,这不合规。
市供排水集团董事长柳成荫:房地产公司反映的情况,我们已经注意到了,下一步一定整改,包括业主的后评价机制。未来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应允许业主公司推荐,并具有评价的权利。
03修不完的省道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强:
保证12月31日前主体通车
省道又称甬临线,是宁波往返宁海、奉化的主要通道之一。目前海曙段正在修建,交通长期拥堵不堪,道路施工管理混乱,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给出行和居住在附近的市民带来极大不便。
在暗访视频中,过往的司机、附近的市民提起省道无不直摇头,直呼“修得太慢!”记者还采访发现,机场快速路南延段、省道、甬台温高速奉化段等三条道路作为宁波与奉化之间的主要通道因同时修建,给往来市民带来了很大不便。
此外,雅戈尔大道10年里7年在修路,鄞州大道至奉化段更是5年多3次承诺均未能按时开工,二次完工承诺也未兑现。仅12.2公里的改建工程进速如此缓慢,让道路拥堵,更让市民觉得心堵。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强:省道我多次去过,实际情况和视频里一样,非常严重。今天讲任何理由都是苍白无力的,我要借这个机会,向周边老百姓道歉,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三条道路同时修这个局面更不想看到,现在唯有的出路就是通车,确保在年12月30日之前通车,重塑公信力。
04交通诱导屏成“摆设”市公安局副局长、交通警察局局长施大年:
城区只有47块新屏可诱导
高架上原本应承担起引导疏导作用的交通诱导屏,显示的却是宣传标语。年9月份,记者分别对南环高架、机场高架、北环高架三条高架进行了调查,发现早高峰时段上下匝道口上的35块交通诱导屏,没有一块提示路况信息。
不仅是高架上的诱导屏,地面道路上的诱导屏很多也没有发挥作用,而显示出交通诱导信息的LED诱导屏却又信息有误。
11月4日17点06分,记者来到永丰西路由西往东路段,此时与宁波交警数据互通的高德地图上显示该路段为拥堵状态,而实际的道路情况也同样行驶缓慢,但是路面上的交通诱导屏却显示该路段为畅通。记者连续一周晚高峰来到这一路段,该交通诱导屏上显示的路况信息始终没有变化。
市公安局副局长、交通警察局局长施大年:目前城区有97块诱导屏,只有中山路、通途路上的47块诱导屏是新的,可实施诱导。其他屏幕都是老的,无法实现。新的屏我们将都再检查一遍,确保真正发挥作用,老的屏部分将停用。
05“掉链子”的公交接驳我们都说轨道交通要和公交实现零距离的接驳,但在实际当中做得怎样呢?
1
问题
9月2日14时,记者乘坐地铁1号线来到邱隘东地铁站,14时17分,记者从C出口出站,开始前往就近的公交站。直到14:44,记者才走到了项隘村公交站,用时27分钟。
同样的,记者在地铁2号线压赛堰站A出口,以及地铁1号线高桥西站A出口,也遇到了接驳公交站太远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从地铁邱隘东站下车的乘客很无奈。
乘客:最近的公交站走过去半小时左右。
乘客:这里很不方便,出去什么都没有,公交站也没有。
地铁出站口附近没有配套的接驳公交站,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地铁一号线高桥西站和地铁二号线压赛堰站。
对此,市交通运输局回应↓↓↓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强:邱隘东站规划有一个公交站,但位于正在开发的项目内部,项目建设完工后可投入使用。高桥西站正在规划轻运。而压赛堰站周边片区仍待开发,将来开发完成后也会有相应的公交线路车站跟进。我们今晚去现场查看,明天拿出方案,在一个星期内完成整改。
2
问题
夜间接驳空档期较大,“黑车”司机见缝插针
9月9日,记者来到地铁1号线宝幢站,地铁出口处就配套了一个公交站点,共有微51、微53、微55、微57、五路公交车。但只有微51运营到晚上9点,其余四路公交车都会在7点钟停运,而且地铁口周边没有配套的公共自行车。
晚上7点一过,“黑车”司机便活跃起来,开始四处招揽生意,有的甚至还走到公交站来拉客。
对此,市城市客运管理局回应↓↓↓
市城市客运管理局局长高云桢:马上去现场查看,必要的话,在一星期内,我们保证做到轨道交通几点结束运营,乘客就能几点搭乘接驳线路回家。接下来一个月内对全市66个轨道交通站点的所有线路进行摸排,解决类似情况。
评论员点评:浙江经视副总监舒中胜:每一次问政都是公权力机关的一次“体检”,查查出了哪些毛病,应该用什么药、怎样用药,希望每次问政后都能“对症施药”,并且能药到病除;更希望之后强身健体,而不希望同样的毛病一犯再犯,更不希望小毛病拖成大毛病。
光明日报宁波记者站站长曾毅: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命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宁波应有的贡献在哪里?我想,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努力,要通过大家的努力去实现这样的目标。
??更多新闻,请看甬恋APP!
来源宁波晚报记者房伟
编辑肖勇
宁波晚报
白癜风需要忌口吗白瘕风能晒太阳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ustshelian.com/nbwbys/1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