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生三胎哺乳期被开除索赔14万原单位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m.39.net/pf/a_6169141.html

创业路上最大的风险——如何合伙

4月7号下午14点,同璟高级合伙人彭辉律师带您探索和防范合伙创业中的风险,让你的创业之路,经营之道更加平坦。场地有限以报名登记为准

课程亮点:

1、公司注册资本如何设定?

2、公司股权比例如何分配?

3、创始人如何掌控公司控制权?

4、法定代表人有何权力与责任?

5、公司财务如何管理?

6、如何设定股东退出机制?

因生育第3个孩子而在哺乳期被解除劳动关系,杭州李女士向钱塘新区劳动仲裁庭申请原工作单位支付赔偿金并补发工资,但被驳回。

此事一经报道就在网上引发热议,但随着细节不断曝光和原单位的回应,网友吵翻了……

据媒体报道,李女士年大学毕业后,通过大学生村官计划考入杭州萧山区河庄街道办事下辖的一个社区工作。年因故辞职,年,她接到河庄街道办事处的电话,让她再次回社区工作。当时她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决定回到社区工作。

年底,李女士又怀上了第三胎。她于年8月3日向单位提交产假申请,被单位告知因属于“计划外生育,不存在请假一说”。不过,李女士将请假条放下后,仍然回家待产。8月6日,李女士的第三个孩子出生。

分娩三个月后,尚在哺乳期的李女士回到单位上班,被告知“不用来了,过段时间直接办手续”。

去年12月16日,李女士拿到了一份《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上面载明:因违反《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44条规定和《杭州市专职社区工作者管理实施办法》第25条第6项有关规定,李女士于年12月15日起退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工资发放到年7月,社保和公积金交到年12月。最后的落款是: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对于这个说法,李女士认为这是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是“双方协商一致”。

年1月13日,李女士到杭州钱塘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和证据资料,请求裁定原单位支付其赔偿金7万元,补发此前的工资将近元,合计元。

年3月9日,仲裁委做出的裁定:根据《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相关规定,年1月1日以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依法获得相关生育待遇,“申请人确有违反计划生育相关规定的行为,被申请人可以不予给予申请人相关产假待遇”。

目前,李女士已经委托律师起草起诉书,近日将向法院起诉原工作单位。

3月29日,杭州萧山区河庄街道办事处称,李女士为专职社区工作者,从事计划生育相关工作,在此情形下,李女士违反计划生育相关规定生育第三胎,给街道办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此事一经曝光

顿时引发网友热议

有人认为

无论有什么缘由

但她尚在哺乳期是事实

将她开除不妥

还有人说

目前国家鼓励生育

单位的做法跟社会人情理法相悖

也有不少网友

支持单位的做法

还有人说

她负责计生工作

生三胎属于知法犯法

怎么还能理直气壮索赔?

公司没做错!

更有不少女性网友直言

这样的人多了

其他女生的职场路就更难走了……

用人单位开除哺乳期妇女

是否有违劳动法相关规定?

因李女士违反计划生育相关规定

而不给予产假待遇是否合理?

单位援引地方性法规开除李女士

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记者采访了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陆敬波和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会长曹艳春。

曹艳春指出,在我国,女职工的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作为我国的劳动基准法,明确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在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时,用人单位才可以依照法定程序与处于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陆敬波则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分情况讨论。“就现有的信息来看,首先要确定李女士是否属于公职人员。这点很重要。”

他指出,若李女士是公职人员,那么单位按照《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明文规定,是可以开除其公职的。“上位法并没有禁止地方法性法规作出相关规定。这个地方性法规属于地方层面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法规,如果李女士是公职人员身份,不适用劳动法相关规定,那单位援引地方性法规是有据可依的。”

另一方面,陆敬波表示,若不是公职人员,则单位开除处在哺乳期的女性员工,极可能是违反了劳动法相关规定。“我国劳动法明确对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职工给予了特殊解雇保护。女职工生三胎,用人单位可以依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其作出纪律处分,但不能将此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

但对于单位援引地方性法规开除李女士,曹艳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认为,单位此举并不合理。“用地方性法规作为法律依据,不足以作为用人单位开除处在哺乳期女职工的正当理由。”

曹艳春进一步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曾经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ustshelian.com/nbwbnr/14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