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50岁男子家里光秃秃,却立遗嘱把唯一

白癜风好了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30年累计献血近10万毫升;倾尽积蓄捐款助学近40万元;50岁生日之际又立下遗嘱,百年后把唯一的房产捐赠给宁波市中心血站……他就是当代雷锋孙茂芳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朱志宁。坚持公益30年,只因他和母亲的命都是素不相识的好心人所救。7月31日,记者走进了朱志宁的家。

7月31日下午,朱志宁指着诸多献血证书和获奖证书,坦言这辈子“嫁”给了慈善和公益事业。孔玲摄。

30年的公益之心缘于“重生”之日

今年50岁的朱志宁是宁海胡陈乡联胜村人,在家排行老小。父母生前留下了一处老宅,年翻建之后,便成了朱志宁的慈善工作室。7月31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朱志宁的家,一幢位于联胜村山洋28号的两层小楼。

两层小楼占地面积不小,但屋内空荡荡的,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电。客厅摆放着一台21寸的老式电视机,对面则是一张简易沙发。楼上楼下没有空调,只有两台电风扇驱赶着闷热的空气。最亮眼的莫过于悬挂在墙上的多张公益照片,还有不少荣誉证书以及锦旗。

朱志宁家楼上楼下挂了多张志愿活动照片。孔玲摄。

“这些都是我30年的公益见证,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耀。”目光扫过这些照片和证书,朱志宁满眼都是回忆。他动情地说,入伍后,他所在的“朱德警卫团”经常开展学雷锋、无偿献血等活动,每次都少不了他。

新兵天训练结束后,朱志宁被分到老兵排。一次在帮附近老百姓割稻子,无意中听说新沂市冷冻厂附近有三个高龄孤寡老人因病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从此,利用周末时间照顾三个孤寡老人就成了朱志宁的任务。除了照顾老人,朱志宁还用不多的津贴给老人买生活必需品。入伍三年时间,他就照顾了老人两年零七个月。

“记得当年退伍时,就剩下元退伍费,一开始母亲很生气,听说帮助孤寡老人的事后,就转而理解我了。”提起已经过世两年的母亲,朱志宁不禁红了眼圈。当年母亲生他的时候因为难产生命垂危,如果不是宁海电台求助社会,如果不是众多好医院献血,他和母亲早就不在人世了。自他懂事时起,母亲便教育他这辈子一定要做好事回报社会。

图为朱志宁手拿刚出生时穿的紫色毛线鞋。孔玲摄。

拿着一只不足手掌宽的紫色毛线鞋,朱志宁热泪盈眶。“这是我出生时穿的,也是妈妈生前特意保留的,就是让我永远记住这些好心人。”朱志宁说,部队的严明纪律,培养了他不惧困难的坚韧性格,也树立了做事就要做公益,做人就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的价值观。正是有了这样的引领,他的公益脚步从未停止。用他的话说,就是退伍不褪色,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从年入伍那天起,朱志宁就以雷锋同志为榜样,热心帮助孤寡老人,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走上了长达30年的公益之路。

图为朱志宁20多年前的当兵照片。孔玲摄。

投身公益事业从无偿献血开始

从部队到地方,这30年来,朱志宁在全国各地累计献血达10万毫升,仅在宁波中心血站就献血近6万毫升。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一星奖、浙江省“无偿献血奉献奖”、浙江省“无偿献血之江杯奖”等诸多荣誉。

“投身公益事业是从无偿献血开始的,坚持30年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朱志宁说,献血是为了报答好心人的救命恩情,这也是母亲的心愿。与常人献血不同的是,他每次献血都是两个人的分量,这些年已经累计献血达10万毫升。

图为7月20日,朱志宁在宁波市中心血站献血。受访者供图。

孙茂芳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娄逢理告诉记者,朱志宁是他最敬重的人,六七年前加入该团队之后,朱志宁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朱志宁退伍后曾经营过一家孕婴用品商行,积攒了一些资金,但多年捐助已经所剩无几。如今他做保安工资并不高,但仍坚持助残助学,迄今已捐助近40万元。虽然无法一一统计,但一叠汇款单和证书足以证明。就在7月8日,他还为宁海“孝女”周菊芬救父捐助了元。

从年11月开始,朱志宁还联手“兰州好人”范金凤发起“暖冬行动”大型公益行动,每年都要拿出上万元,捐款捐物资助甘肃古浪县西靖春苑完全小学,今年7月又捐助了1.5万元。今年4月,朱志宁还通过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押运资格证”的考试。他说,以后收入高一些,就能帮到更多的人。

图为今年7月,朱志宁(右一)医院帮助轮椅患者就诊拿药。受访者供图。

除了热心公益,朱志宁帮助乡邻的事也被传为美谈。今年84岁高龄的村民王桂仙身患心脏病、胃病等多种疾病,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人的二女婿胡余富告诉记者,朱志宁除了照顾岳母的日常生活外,白天、晚上还不定时去看望。多次发现岳母突发不适,都是朱志宁第一时间叫来村医或是联系子女送医,才使岳母化险为夷。

联胜村党委书记胡余记也评价说,只要看到村里有人需要帮助,朱志宁都会伸出援手。去年元旦,王桂仙的老伴儿因为摔跤导致右脚骨折卧床不起,朱志宁经常抱着老人到院子里晒大阳,喂他吃饭,陪老人聊天解闷。今年2月老人去世后,朱志宁又继续照顾王桂仙。这三年来,小到一根拐杖、一只台灯插座,大到小彩电,朱志宁把两位老人当家人一样照顾,成为村民们学习的榜样。

50岁的生日礼物是立下遗嘱捐赠房产

早在9年前,朱志宁就签署了遗体捐献意向书。在他的宣传、动员和影响下,先后有近60位爱心人士也作了身后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登记。

作为多个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领头人和骨干分子,朱志宁常常奔波在多个志愿活动现场,医院、社区、养老院等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这些年来,他获得了“北仑好人”“活雷锋”等诸多荣誉。在荣誉面前,朱志宁坦言,“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志愿者的口号,但对于重生的他而言,意义更为深远。

在朱志宁50岁生日之际,他立下了一份遗嘱:百年后把唯一的房产捐赠给宁波市中心血站,希望可以帮到需要用血的病人。这所房产本来是给朱志宁作婚房的,但热心公益的朱志宁至今独身,父母也过世了,在他看来,奉献社会更有意义。

朱志宁立下遗嘱将房产捐赠给宁波市中心血站。孔玲摄。

8月1日晚,在宁海县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中,朱志宁获得“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名字是母亲给的,历史是自己写的,我要把名字和历史写在大红的战旗上,使其光照人间。”翻看着自己的人生座右铭,朱志宁目光坚定。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30年的公益之路始终不忘初心。“这辈子注定‘嫁’给了慈善和公益事业,余生也将为此奉献,哪怕到生命最后一刻。”朱志宁这样说。

8月1日晚,在宁海县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中,朱志宁获得“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受访者供图。

??更多新闻,请看甬恋APP!

来源宁波晚报记者孔玲

编辑忻晓颖

宁波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ustshelian.com/nbwbnr/13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