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当自强(李陶摄)
走进牛奶生产基地
小记者雒容小学15(1)班杨晓晶
指导老师:莫金梦
大家都喜欢喝牛奶,但是大家知道牛奶是怎么来的吗?12月5日上午,小记者们走进了牛奶生产基地。我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我们走进三元天爱乳业有限公司,首先参观的是杀菌车间。经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们认识到在牛奶杀菌车间有两种杀菌方式,一种是巴氏杀菌,另一种是高温杀菌。巴氏杀菌的杀菌温度为72摄氏度至85摄氏度,而高温杀菌的杀菌温度是在摄氏度左右。你可能觉得高温杀菌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但是相比之下,巴氏杀菌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
参观完车间后,我们跟随工作人员去观看挤奶。我们看见挤奶的工作人员在挤奶前都要用水冲洗奶牛的乳房并且舍弃一些刚挤出的奶。经过了解,我们知道这是为了使挤出来的牛奶没有太多的细菌。看完奶牛挤奶后,工作人员给每个小记者发一根草去喂小牛,还可以摸摸小牛的头。大家都非常开心。
最后,工作人员给每个人发了一瓶酸奶。这次活动我非常开心,收获满满地回家了。
记一次读书分享会
小记者北站路小学五(4)班杨嘉毅
青少年的成长需要英雄楷模的故事去滋养,需要时代先锋的事迹去激励。去年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实现卫冕。在这支队伍身上,人们总能看到永不言弃的精神,她们让“女排精神”成为一面不朽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12月6日,柳州日报社在紫荆花书院举办了一场读书分享会,由主讲的麦慧老师来解读什么是“女排精神”。而我作为一名晚报小记者,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
6日上午,冬日的阳光照着大地,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地毯,我和爸爸来到了活动现场——紫荆花书院。各单位领导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启后,麦慧老师开始了演讲。麦老师向我们分享图书《中国女排》,并解读“女排精神”。
接下来,老师又让我们认识一位和中国女排振兴有着很大关系的人——郎平。我们得知,郎平曾是中国女排的队员,现任中国女排教练。当时是主力队员的她带领女排获得五连冠。在这里,老师还告诉我们一个小故事。郎平刚进入女排队伍时,体能训练不合格,只能当替补队员。她每天大清早在队员们都没有起床时就到球场训练,晚上大家都休息了,球场上还有她拍击排球的声响。她每天早起晚归,勤奋练习,终于从替补队员变成了主力队员,可谓天道酬勤。听到这里,大家都激动万分,为郎平鼓起掌来。
“女排精神”,是身处逆境,坚持梦想;是面对强手,顽强拼搏;是走向世界,自信自强;是不负青春,一往无前!我们的时代需要“女排精神”,让我们向中国女排学习,自强不息!
我忘不了的一个人
小记者文韬小学三(1)班黎洋峻
指导老师:毛芸
微微突出的大眼睛,一转,一个管理班级的点子就出来了。一双纤细的手,一抖,全班作业的对错一目了然。清脆柔和的嗓音,一开口,调皮捣蛋的同学都变成了温顺的小绵羊。这就是我忘不了人,她是我一至三年级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王芳。
怎样管理好调皮捣蛋的同学?王老师让同学们自己组成8个小组。按班级优化大师得分排名,最后一名需向第一名送不超过3元钱的礼物。我们组开始经常向别组“进贡”。后来我们进行了痛苦的自我约束,上课想讲话,忍住;活动时想乱跑,再坚持一下……终于,我们“翻身”了。
王老师为了让我们学好数学,再多的作业,总是及时地批改出来。有一次,她出差一星期,一回来一宿不睡觉,两天就改完了一周的作业,速度惊人。她为了使同学们及时明白哪些知识没掌握好,宁可自己受苦受累。
全班同学学习进步是王老师的心愿,她想出了一个师徒结对子的方法,选出22个“师父”,谁的票数多谁就做“师父”,表现不好随时调换。因为我的朋友少,所以没能当选。而我的“师父”数学成绩没我好,王老师就让我当“师父”。在王老师的激励下,我诚惶诚恐、尽心尽责地当了“师父”。
由于我时常不知不觉地闯红灯,于是学校要求家长接送我上学,可是爸爸妈妈为了锻炼我,坚持让我自己上学。有一天中午放学,我站在绿灯旁准备过马路,一个温柔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黎洋峻,我送你过马路。”王老师的手搭在了我的肩上,她带着我朝着马路对面走去。顿时,我热泪盈眶。我真希望马路再宽一点,时光最好凝固在这一刻,王老师在我身旁的感觉太温馨了,我真想变成一只温顺的小绵羊,一直让她搂着。
王老师,您是我忘不了的一个人。
我是“小小牙医”
小记者柳邕二小17(3)班柳逸阳
今天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华喜口腔小小牙医公益活动。这是我加入小记者以来,第一次参加类似的活动,心情既紧张又激动,收获颇多。
8点55分,我和爸爸提医院总院,前台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去签到。9点30分,叶老师带领小记者和家长进入了会议室,首先给我们介绍了议程,接着给我们观看了简短的保护牙齿的宣传片。看完宣传片后,有个问答互动,小记者们都踊跃举手发言,各抒己见,场面十分精彩!而后,牙医老师教我们如何正确刷牙。原来,这么多年来,我的刷牙方法都是错误的,怪不得每次刷牙的时候牙龈都会出血,以后我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刷牙。
终于轮到我当“小小牙医”了,爸爸充当我的“患者”,我要给爸爸检查牙齿。按照牙医老师的指导,我先让爸爸坐到椅子上,并把椅子调到最佳角度,接着打开照牙灯,对准爸爸的牙齿,然后撕开一次性口腔包,拿出牙镜,放到爸爸的嘴里,仔细检查一番。突然,我看到爸爸有一颗牙齿有点发黑,牙医老师看了看,解释说:“这是一颗蛀牙,不过,并不严重。”“爸爸,你坚持每天用餐后刷牙就好了。”我说。爸爸“嗯嗯”点了点头,像个听话的好孩子一样,把周围的人都逗笑了。爸爸其他的牙齿都很好,没有发黄,也没有蛀牙。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活动接近了尾声。最后,叶老师给我们小记者们都颁发了“优秀小牙医”的奖状,本次活动到此也就结束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还沉浸在“小小牙医”的角色中。我期待下一次活动!
重要提示
「各位小记者及家长请注意!」
从年12月起,小记者的稿费单将不再寄往学校,全部由小记者老师在报社分批发放。发稿费之前会在《柳州晚报》小记者版及小记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ustshelian.com/nbwbzn/1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