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眼看自己一天天衰老

如果戚墅堰西街房屋能租出去,房租也可以给对方

链接:他曾创办全国第一个“关心下一代图书馆”

近日,常州晚报记者来到郇崎家:戚墅堰西街一处老公房内因为地方难找,老人下楼给记者带路合身的大衣、锃亮的皮鞋、浓密的头发,初看起来,77岁的郇崎不过六十出头仔细看,老人走路有点跛,背有些驼“最近特别嗜睡,早晨起床后,又睡足了2个小时,不然真没有力气来接你”老人很要强,费力推开铁门,把记者让进屋

两位律师表示,老人通过媒体发布公告,等于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出一个邀约,在法律上,完全没有障碍同时,也是一种创新的“养老模式”

“我没啥朋友,也不想去敬老院”大哥去世后,郇崎一直在考虑,自己人生中最后的一段时光,应该怎样度过想得多宁波晚报广告价目表了,他有时就觉得自己是个包袱,十分羡慕任工,“像他一样,‘嘎吱’一下走了也好,不连累任何人”

这几年,郇崎觉得,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总结,判断一个人老不老有5个标准:吃得快、走得快、睡得快、反应快以及排泄畅通,“我脑子还行,大小便顺畅,对照下来,我只能得40分,力不从心啊”这10年,老友兼邻居任工程师的去世,让郇崎十分伤感1988年,任工程师孤身一人搬到戚墅堰西街,和郇崎住同一幢楼,隔壁单元小云离开郇家后,两位孤寂的空巢老人成了知心老友“任工很高傲,有什么事只愿意和我讲我们两个走动其实不多,可即便在窗口打个招呼,也让我感觉不是一个人”郇崎说,他们还约定,只要两人都活着,就都不找老伴,“2011年和2012年春节,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两宁波晚报小记者电话件事,发生在我身上的是场虚惊,而任工倒是真的离开了”

2011年夏天,一天,郇崎突然听到,有人“砰砰”地砸门老人吓坏了,心惊胆战地跑过去开门门一开,他愣住了,砸门的竟是小舅子和一个开锁的小舅子和开锁的也愣住了,小舅子说,“姐夫,你怎么没……你没事吧?”郇崎知道,小舅子原本想说,你怎么没死“我手机坏了,他一天没打通,以为我出事了”郇崎说

“儿童福利院的孩子能被领养,空巢老人怎么就不能被‘领养’?”今年春节后,郇崎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领养公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家庭把自己接回家一起住他认为,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光,应该活得开心踏实一点“在不麻烦小辈的前提下,换一种生活方式”

郇崎说,他宁波晚报广告价目表经过慎重考虑,才联系了常州晚报记者,公布“领养公告”“双向选择,互利共赢”在郇崎看来,自己的这一想法,完全可能实现,并且做到互利互惠

律师建议:

无奈:眼看自己一天天衰老,渐感力不从心

老人在翻看旧照片

心愿:通过晚报求“领养”,希望找到合适的家庭

这10年,郇崎用一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苦“家里没别人,就我一个,时间长了闷得慌,只能自说自话,翻翻几本老相册”老人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女,由于工作忙,都只能难得来看看他“来了不久就要走”

2012年春节刚过,一天上午,郇崎突然发现,任工家来了很多警察、社区工作人员,甚至还有两名记者他跑下楼一打听,任工出事了,过年在家中突发疾病去世,没人知道保姆过节回来,打不通任工的电话,宁波晚报小记者证号报警救助,才发现老人已经在家中去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郇崎曾任戚墅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后调到戚墅堰区老龄办工作退休前三年,郇崎没用一分钱,倡导、组织、开展“为了孩子,请赠一本好书”、《为了孩子,请参加跨世纪赠书》等活动,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关心下一代图书馆”(即现在的常州第四中学图书馆前身)对此,当年的常州晚报也进行了报道

77岁的空巢老人郇崎,发公告求“领养”,这其中,是否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就此,记者咨询了江苏东晟律师事务所的马鹏飞和潘芳英律师

这是一处两室一厅,几乎没有装修,家具也没有几件,空空荡荡冷冷清清郇崎告诉记者,妻子1999年去世后,保姆小云又陪了他6年,“她总归是要嫁人的,不能一直陪我,2005年端午节前,我宁波晚报像嫁女儿一样送走了她从那时起,我就成了一个空巢老人”

“领养”老人前,双方要签“遗赠抚养协议”

不知不觉中,郇崎走到客厅窗口,望着对面任工家的窗子,“去世后,通过查档案,才发现他有一个养子养子后来回来继承遗产,把房子卖了”

“空巢老人的日子,苦不堪言”77岁的郇崎感叹,自己每天起床,面对一个空空荡荡、没有生气的屋子,倍感凄凉孤寂郇崎说,现在他要换一种活法,为自己一生中最后的时光,增添更多温暖和亮色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通过常州晚报向社会发布“领养公告”,希望一个和和睦睦、其乐融融的家庭将自己“领”回家作为回报,他将拿出每月6000多元的退休金和百年后的丧葬费赠予这个家庭,“总的原则和前提是:双向选择,互利共赢”

宁波晚报小记者活动芳英表示,老人一定要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条件和要求,尤其精神层面的比如,抚养人要陪自己一起吃饭,每周陪自己去公园玩……此外,也要明确赠与抚养人的财产内容,“双方没有异议,再签订协议写明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中止协议如果不签,一旦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就说不清了”马鹏飞建议,双方签订遗赠抚养协议前,要充分征求老人子女的意见签订协议时,可以找当地民政或司法部门见证如果以后发生纠纷矛盾,可找见证人进行调解

两难:小辈不具备“居家养老”的条件,其他亲戚都在山东

不过,两位律师也提醒,在“领养”前,老人和“领养”家庭一定要签一个“遗赠抚养协议”所谓“遗赠抚养协议”,是指受扶养的公民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受扶养人宁波晚报刊例价的生养死葬的义务,受扶养人将全部或部分财产遗赠给扶养人的协议

如果找到一个合适的“领养家庭”,郇崎愿意拿出每月6000多元的退休金百年后,对方家庭只需把他和老伴安葬到一起,就能获得一笔不菲的丧葬补贴如果有家庭有意愿领养自己,又没有房子,也可以住到西街做他的“终身保姆”非但不收房租,收入和丧葬补贴也都归对方不管哪种模式,房子最后还是归儿子

郇崎表示,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儿子和孙女,两人都没有意见记者联系了老人的孙女郇小姐,她表示,只要爷爷开心,她就没有意见,“如果有人家‘领养’他,我也会经常去看他”

郇崎的老家在山东青岛,1972年来到常州工作,1999年在戚墅堰区老龄办退休目前,郇崎的大哥已经去世,其他兄弟都在老家郇崎说,宁波晚报数字报41岁的儿子虽然也在常州,但住的是单位宿舍,不能把他接过去同住,再加上单位离戚墅堰较远,也不能住回家,“他忙得自顾不暇,哪有时间天天陪我?”郇崎孙女已经出嫁,有了一个孩子,也不定期看看爷爷在郇崎看来,儿子和孙女都不具备“居家养老”的条件


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ustshelian.com/nbwbrc/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