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4月17日至19日,“贯彻二十大联通长三角”长三角晚报(客户端)总编打卡江苏交通活动广邀长三角主流媒体走进江苏交通一线。从南京到苏州,从高铁到农路,从长江边到示范区……采访团一路走来,一路惊喜。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4年多来,沪苏浙皖交通互联互通呈现出崭新面貌。一脚在吴江,一脚在青浦坐标: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4月18日上午10点多,连接上海青浦与苏州吴江的鼋荡路上车来车往,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上还不时有电动车经过。“这里就是苏沪省界,我们在这条线上放了一块圆形标识,经常有游客来拍照打卡。”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代建公司副经理沈欢春带大家来到省界处。可不,站在一侧标着“苏”,一侧标着“沪”的圆形标识上,真就是一只脚在苏州吴江,另一只脚已在上海青浦!“因为跨两个省级行政区,过去想要把这短短几公里的‘断头路’修起来,困难太大了。”沈欢春清楚地记得,就在几年前,鼋荡湖两头的吴江汾湖高新区(黎里镇)与青浦金泽镇还只能“望湖兴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苏沪两地交通部门共同研究打通这段省际“断头路”,两地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从鼋荡湖西侧的吴江康力大道开车到湖东侧的青浦东航路,过去要绕行40分钟,如今仅需5分钟。半小时车程外,黎里游客集散中心的公交场站内,来自安徽的徐女士正在候车,她准备搭乘示范区2路前往上海游玩。“过去可不是这样。因为分属两地,即使离得很近,两地间的居民出行仍需要乘坐客运班车。”让吴江区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刘欢更加期待的是,继三省市联合发布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之后,示范区还在推进公交车线路信息互联互通,让居民不仅可以“一卡”通刷,还能“一网”出行,实时获取三地公交发车信息,更便捷地安排自己的出行计划。江上看大桥,船行画卷中坐标:长江南京段长江自西向东,将长三角区域水网相联。“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这条母亲河在承载着高密度航运物流通行的同时,焕发出勃勃生机。4月17日,采访团从位于南京江心洲的江苏海事搜救基地登艇,沿着长江看江苏交通。船行江上,只见长江南北两岸郁郁葱葱,形成了长长的“绿堤”。“我们先是清退了大胜关长江大桥附近所有的货运码头,同时实现船舶岸电的百分百覆盖。南京38家散货码头也已经实现了扬尘污染防治设施全覆盖。”南京市交通综合执法局五支队副支队长何秋萍介绍。江苏海事局创新实施“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并以此为核心,在全国首创形成了船舶污染防治“江苏模式”,被交通运输部推广。持续的努力换来水清岸绿。“看到江豚了!”在航行至五马渡附近时,苏州日报总编辑常新捕捉到了江豚的身影。年长江南京段江豚种群数量增至62头,南京现在基本实现了“江豚天天见”。船过之处,数座跨江大桥飞架。尤其是鱼嘴区域可以“一眼望三桥”。新安晚报/大皖新闻编委童建明还记得自己几十年前来南京特意去了一趟南京长江大桥,只为近距离感受这座跨江大桥的宏伟。“用外行的角度看,如今的桥,墩越来越少,用钢索就能将桥面拉起,甚至江中不用桥墩,的确了不起!”童建明感叹,长江南京段就像一座桥梁展示中心,沿江而行,新建成的过江通道连接起江南与江北,南北两岸融合发展,让人感受到生在这个时代的幸福。“轨道上的长三角”呼啸而至坐标:沪苏湖铁路、苏州南站、宁句城际横跨三省市的沪苏湖铁路建设一直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ustshelian.com/nbwbrc/1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