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痤疮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10111/8578725.html
百岁的老人患腹股沟疝急需手术,上级专家和领导都建议转院,但患者家属拉着年轻医生苦求他做手术,到底是做还是不做?
37岁高龄妈妈怀上头胎已经29周了,却查出了乳腺癌,究竟是该引掉孩子先治疗,还是等孩子落地再治病?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医生总是会遇到各种两难的决策,此时该如何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这考验着医生的能力。近日,中国科医院(医院)举办了一场“院长说,大家说”诊疗案例分享赛,近30位医护人员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从医以来的医患沟通故事和心得体会。年轻医生遇到急需手术的百岁老人
这样的患者是接还是不接?
对于8年前的那次抉择,肛肠科主治医师李坚炯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李医院的住院医生,每天干劲十足。有一天半夜,急诊来了一位腹股沟嵌顿疝的患者,有一节肠子已经坏死。疾病不算严重,但患者的年纪足有岁,这让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望而却步。
李坚炯也十分犹豫:“老人的年纪增加了手术风险,自己又这么年轻,万一手术动坏了,五世同堂的老人家属们一人一口唾沫星子也能把我淹死!”
半夜时分,他把能想到的院领导和上级专家的电话打了个遍,他们多数也都建议转院。但老人的两个儿子不肯,他们眼泪汪汪地拉着李坚炯:“手术风险我们都知道,真有什么事,我们不会怪你!请你放心!”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包图网
心急上火的李坚炯突然想起带教老师对自己说过的话——有承担的医生才有成长。医院医务科长的老师,老师的一句话给他吃了颗“定心丸”——真有什么事,我帮你担,需要什么人协助,我来安排!
收下这位百岁患者后,李坚炯在一位高年资医生的协助下,争分夺秒地为她进行了手术,手术很顺利,大家都松了口气。
但术后第二天,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因为术中插过管,老人的年纪又实在太大了,肺部感染、发热、腹胀、血象升高……术后并发症一个个接踵而来,李坚炯的心也随之提到了嗓子眼。
老人的亲人们也陆续赶过来了,不理解的声音也不少,“手术不是成功了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坚炯成了老人的“编外亲属”,一得空就去ICU查看病情,老人去做每一项检查,他都亲自陪同。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包图网
“我妈能吃下一整碗馄饨了!”时隔多年,李坚炯仍清楚地记得接到老人儿子电话的那一刻,“当时真是比自己吃了山珍海味还开心!当然,也有一点点后怕!”
后来的日子里,医院同龄医生中“急诊刀”开得最多的人,急诊病人几乎是来一个收一个,大小手术一个都不放过。他的技术和担当,也让他在医院后,如愿成为了科室的骨干力量之一。
37岁孕妈查出乳腺癌
该先治大人还是该保孩子?
让乳腺外科主治医师孙龙印象最深刻的抉择,是如何帮助患者选择最佳方案,成功穿越那道生死之门。
一位37岁的高龄孕妇,穿刺活检显示患有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孕妇肚子里怀的是头胎,已经29周大了。
摆在患者和家属们面前有三种选择——把孩子流掉,做治疗;等孩子生下来后,再做治疗;一边怀孕,一边治疗,直到把一个相对足月的孩子生下来。
母爱总是伟大的,孕妇说,只要能活到把孩子足月生出来,就可以死而无憾了!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包图网
以死换生,这是古往今来很多母亲主动或被动的选择。但这并不是孙龙眼中好的选择。他努力说服孕妇和家人,接受第三种方案,他和同事们为患者设计了一套叫“新辅助化疗的”的方案,可以让她在接受治疗的同时继续妊娠,这种方案的化疗使得胎儿体内的血药浓度仅仅是孕妇体内的4%,胎儿畸形率会从孕早期的19%下降到1.3%。
但患者家属不理解,在孙龙身边围成一圈,追问甚至责备:“为什么不把孩子流掉再治疗?”“为什么不等到孩子生完再治疗,孩子生下来有事,你给我们养吗?”
孙龙只有反复沟通,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说服了患者和家属,理解并接受了他的方案,并且让对方感受到——医生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只有并肩战斗,才有可能打赢这场生死之战。
这场仗,他们最终打赢了!在经历了两个周期的化疗以后,孙龙和同事们为她多争取了一个半月的妊娠时间,相对足月的女儿呱呱坠地后,才进行了乳腺切除手术,术后身体恢复得十分理想。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包图网
“我常常鼓励医务人员,要敢冒风险,敢于尝试,多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全力以赴地抢救病人。”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叶红华说,她也想对患者说,任何治疗方案都存在风险,战胜疾病是需要医患双方携手努力,医生要给患者勇气,而患者也要给医生足够的勇气、哪怕是失败也愿意承担的勇气。
??更多新闻,请看甬上APP!来源宁波晚报记者孙美星通讯员鲍云洁
编辑忻晓颖李晓颖二审徐效文三审王籍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