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泄漏开发区天燃气公司及时抢修来源:长江网
长江网讯(通讯员刘思)武汉开发区车都天然气公司巡线人员于年8月22在神龙大道巡查燃气管网时,发现神龙大道与车城西路交汇处DN阀门井有可燃气体泄漏,经抢修人员现场核实,为DN阀门上盖处泄漏。此处管网为神龙大道中压燃气干管,压力2.5MPa,埋深约2米,管道材质为PE(塑料),阀门材质为钢材,年投入使用。
因泄漏阀门临近路边,旁边商户为洗车店车辆来往频繁,车辆使用过程中的产生的明火遇泄漏的燃气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为确保周边商户、居民以及燃气管网安全正常运行,我司立即安排相关抢修工作。但因该阀门使用年限较长,常规修理不能满足安全要求,且此阀门上下游数百米处另有阀门可以控制该段管网,故经现场勘察讨论,确定抢修方案为拆除此DN阀门,连接约3.5米DE短管进行永久性修复。
此抢修施工需开挖深2.5米、面积3×4㎡工作坑,且临近路边,需在政府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及挖掘许可证。常规办理需数个工作日,但燃气安全关乎社会公众安全,燃气泄漏抢修工作刻不容缓。天然气公司向开发区燃管办说明情况,开发区燃管办领导高度重视,大力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并在开发区城管局、道路市政科顶力支持下,当日完成各项相关手续,顺利办理挖掘许可证。于当晚9点开始停气抢修,次日凌晨1点完成换管连接并置换成功,早7时恢复供气,保障周边居民安全正常用气。
疑似燃气泄漏一餐馆爆炸稿源:[贵阳网]本报讯8月21日晚,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华南路一巷道内发生爆炸,一人受伤。
据当地宣传部门22日发布消息称,初步调查怀疑,爆炸系一餐馆燃气泄漏所致。
昨天零时30分,记者到达现场时,公安和消防部门人员仍在勘查。通往中心现场的道路,设置了两道警戒线,并各有多名特巡警值守。
爆炸的中心地点,位于红花岗区财政局大楼下。受爆炸影响,巷道内及紧邻的商铺停电,现场光线很差。不过,借助中华路上路灯透过来的灯光,能看到地面上的玻璃碎渣。
据了解,受爆炸影响,巷道内有多间房屋门窗受损。其中,受损较重的一间是餐馆,另一间是与之对门的诊所。
诊所张姓老板说,21日晚21时许,他已关门休息。突然,一声巨响后,诊所的门被冲开,门框也掉落下来。“门外,还有一个火团。”他说,慌乱中跑出诊所时,鼻梁撞在一个受损的门框上,但没有大碍。在巷道口上摆烟摊的刘某,则没这么幸运。据称,60多岁的妇女刘某,爆炸发生后,她倒在地上,痛苦不已,后来被送医院救治,“身上有很多玻璃碎渣”。参与勘查现场的一名警察称,最初接到的是火警,但辖区派出所民警和消防到达后,才发现并非简单的火灾,遂加派了刑警。
昨天,遵义市红花岗区委宣传部通过其官方平台发布简短消息称,这起爆炸事件怀疑与餐馆燃气泄漏有关,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
(本报记者黄黔华)
燃气集团三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日报讯近日,由燃气集团申报的“管道弯头外对口器”、“电熔套安装夹具”和“PE管机械止气夹”三项燃气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专利法履行的审查程序,正式获得实用新型国家专利证书。
燃气集团长期以来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保障燃气抢险和工程施工的重要手段,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一是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资金保障到位;二是加强技术交流培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三是认真组织科技成果和科技论文评选工作,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理论水平;四是加强学习和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标准的变化信息,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燃气集团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做好技术创新工作,以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为要求,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广泛开展班组性技术创新增效活动,规范科技成果的深化转化管理。并适时择优申报国家专利,注重在种好燃气工程施工“责任田”的同时,努力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试验田”中取得更大的收获。
记者还了解到,因北二环路与淮南路交口昊天园幼儿园外燃气工程需要,8月25日14:30至17:30昊天园将停气。(张世伟记者王永亮)
燃气管道泄露路面燃起大火
公路边的燃气管道泄露起火
商报讯(记者高荣华)8月19日11时40分许,有人在贵定县河西堰路看到,艳英宾馆对面的公路竟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才知道,原来是燃气管道发生泄露引发的。
该县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后,远远看去,熊熊火焰从网状下水道口井盖冒出。经了解,事故地点在一个建筑工地旁边,因为地下燃气管道发生泄露,才燃起大火。
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他们当时正在该处施工,突然发现地上起火燃烧,他们试图用灭火器灭火,但未能够扑灭,随后拨打了电话报警。
了解情况后,消防官兵立即疏散附近围观群众和楼房内施工人员,并在着火处30米范围内拉上警戒线,同时联系燃气公司关闭燃气管道输送阀门。
12时5分,燃气公司确认已经将燃气管道阀门关闭,消防官兵迅速用一支水枪直接浇水灭火,同时用一支开花水枪形成水幕保护另外3名用沙石填埋灭火的战斗员。
经过官兵协同作战,12时33分,大火被全部扑灭,为防止复燃,官兵继续在现场值守至13时15分,经燃气公司专业人员确认没有泄露、不会复燃后撤离现场。
扬州:违规储存运输销售瓶装燃气将被行拘市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和市交通运输局近日联合发出《关于联合开展瓶装燃气送气服务行为集中整治的通知》,针对近期市区连续发生了多起瓶装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的情况,在全市联合开展瓶装燃气送气服务行为集中整治。据悉,对违反国家规定储存、运输、销售瓶装液化气的送气服务人员,将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行政拘留。
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多发
三部门联手整治
记者从城建部门了解到,近期,扬州市区连续发生了多起瓶装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严重威胁到我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事故分析和市场调查,发现目前扬州市区部分瓶装燃气送气服务人员擅自使用过期甚至报废钢瓶前往安徽天长等周边地区充装液化石油气运回扬州销售,存在非法经营、非法运输、违法充装等严重违法行为,为事故发生埋下了严重隐患。
为切实加强瓶装燃气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燃气事故的发生,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燃气安全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要求,我市城建、公安和交通三部门决定联合开展瓶装燃气送气服务行为集中整治工作。
整治内容
无证送气、私存气瓶等
据悉,此次整治对象为无证(证失效)、已持证所有从事瓶装燃气送气服务人员。整治内容为:加强检查企业对所属送气服务人员的管理情况,督促企业依法履行好送气服务人员管理的职责,重点打击送气服务人员无证(证失效)送气、为非本企业送气、非法经营、非法运输、私存气瓶等违法违规行为。
整治中,市城建、公安、交通部门负责市属直管区域瓶装燃气送气服务行为集中整治工作,负责本次集中整治工作统一协调和指导督查;各区城建、公安、交通部门负责所在地瓶装燃气送气服务行为集中整治工作。城建部门负责瓶装燃气送气服务上岗资格管理,督促企业做好摸底排查上报工作,负责查处无送气服务上岗资格从事送气服务行为;公安部门负责查处违规储存、运输、销售瓶装液化气行为;交通部门负责查处无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资质从事燃气运输等违反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的行为。
在梳理排查、自纠整改的基础上,城建、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将不定期自行或联合组织开展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好送气服务人员管理责任,严厉打击瓶装燃气送气服务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违规前往周边地区充气的送气服务人员,一经发现,立即吊销上岗资格证,同时给予扣押钢瓶及运输工具,处以罚款直至行政拘留。
处罚措施
违规送气将被行政拘留
整治行动中,各执法部门将加强所在地瓶装燃气送气服务监督检查,检查企业是否履行好送气服务人员管理职责,检查送气服务过程中是否有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送气服务人员存在违反送气服务管理规定行为的,由城建部门依法暂扣气瓶,吊销上岗资格证;对发现送气服务人员无证(证失效)或为非本企业送气服务的,一律按照无证经营行为予以处罚,同时对为其供气的企业一律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对违反国家规定储存、运输、销售瓶装液化气的送气服务人员,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行政拘留;对违法运输瓶装燃气的送气车辆,由交通部门扣押运输工具并实施行政处罚。
正规企业已为用户上保险
目前仍在使用液化气而没有使用管道气的用户,经济条件不富裕的占了不小比例。发生液化气爆燃造成人伤和财产损失后,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何让这部分用户少受损失?
市燃气协会副会长王荣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入会的扬州百江、扬州中燃液化气、扬州新能源、长江燃气、宏宇燃气和邗江大达液化气这6家市区液化气企业,都为自己的用户投保了钢瓶意外险。用户只要用的是这6家的钢瓶,且用的是钢瓶所属的液化气企业的气,在用气过程中发生意外,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赔付,包括20万的人身赔偿、10万的财产赔偿。(姜传刚)
请长按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ustshelian.com/bbfz/1872.html